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“世道迁移,人心非旧,当日有当日之情态,今日有今日之情态”,主张戏曲创作者搬演旧剧时应该“易以新词,透入世情三昧”,以便让观众“虽观旧剧,如阅新篇”。
历经20余载的不断发展,牡丹奖已成为挖掘曲艺新秀、促进曲艺创作繁荣的璀璨舞台。除了评出的奖项所体现的示范性、引领性,颁奖活动期间,中国曲协大力组织曲艺“送欢笑”“进校园”活动,并举办各层级研修班,进一步增强了曲艺艺术的社会效应,为“曲艺随时代,牡丹为人民”写下生动的注脚。
昆山作为“百戏之祖”昆曲的发源地,举办了6届戏曲百戏(昆山)盛典。一个个戏曲传播平台在昆山涌现,乡镇建起惠民剧场,村里搭起百姓戏台,“雅到极致”的昆曲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。到昆山追戏,在昆山演戏,成为一种时尚。
戏曲跨界的传统由来已久。1905年,一部《定军山》令戏曲首次“触电”,中国第一部电影应运而生。之后,以梅兰芳、程砚秋、李少春等为代表的京剧表演大师前赴后继,他们以先行者的姿态接纳、吸收舶来艺术丰富本土文化,借助电影这一新媒介记录舞台风采,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戏曲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与世界眼光。
近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(昆山)盛典举办,“南腔北调”在此交流展示,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。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,就戏曲人才培养、濒危剧种保护、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,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。
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,9月23日,2024年戏曲百戏(昆山)盛典闭幕。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,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。